昨晚(10月24日),相城经开区北桥街道蓝?和风冶长文旅街区灯火璀璨,“活力经开 戏韵北桥”戏乡嘉年华暨悦享金秋?美好生活季正式启动。冶长泾畔的文旅新空间化身特色“戏曲舞台”,南北曲艺轮番登台,吸引八方来客沉浸在“戏乡北桥”的文化魅力中。
家住北桥盛南社区的尤月芳早早来到现场,作为老戏迷,她难掩期待:“我从小就喜欢看戏、唱戏!这活动我年年都来!生活在‘戏曲之乡’幸福指数很高,家门口的免费大戏经常看。”她的话语道出了现场观众的期待与热情。
晚上6点30分,全国十佳的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率先登场,一曲评弹弹唱《太湖美》以丝竹为底、弦管和鸣,瞬间将现场带入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听觉幻境,拉开活动序幕。随后,京剧、锡剧、越剧、昆曲、歌舞、杂技等多元节目接连上演,现场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。其中,孔爱萍、李敏、黄静慧三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的同台献艺,成为当晚最大亮点——越剧《孟丽君》选段、锡剧《江姐》选段、昆曲《牡丹亭?游园》等经典剧目,以细腻婉转的表演打动全场;曾获江苏省文华奖金奖的舞蹈《元夕》,也首次在北桥舞台亮相,为观众带来全新艺术体验。
随着演出高潮迭起,现场观众越聚越多,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热情的居民。不少观众看得入迷,不自觉地跟着旋律哼唱,全然沉浸在戏曲魅力中。戏迷吴女士激动地说:“之前多在网络上看李敏老师的表演,这次能近距离接触名家,还能一次性看这么多好戏,特别惊喜!”
除了精彩的舞台演出,活动现场的配套项目同样人气火爆。戏妆体验、汉服花钿、小丑表演等互动环节前围满了参与的市民,北桥特色美食展销摊位前更是人头攒动。而本次活动的影响力不仅限于现场,线上传播同样成果亮眼,直播平台在线观看突破437万人次,微博、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相关话题讨论度累计达2000万次,让“戏乡北桥”的文化魅力跨越地域限制,辐射到更广泛的人群。
当天的活动也为北桥农文旅融合发展按下了“加速键”。相城区与江苏省演艺集团正式签约共建,相城经开区(北桥街道)与江苏省锡剧团举行揭牌合作仪式,通过“政企联动”的模式推动专业艺术资源下沉基层,实现锡剧等地方戏曲与群众文化需求的精准对接;同时,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与灵峰喜洋洋艺术团开展 “名师结对”,进一步打通专业艺术与群众文艺的共融通道,为地方戏曲传承注入新活力。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北桥农文旅手绘地图,蓝?和风冶长文旅产业园、“娥鹅美村”江南美学体验村、北桥非遗船拳馆等图景一一呈现,标志着当地 “一湾一带一街”农文旅空间加速成型。值得一提的是,由老粮仓改造而成的蓝?和风冶长文旅街区,自去年11月开园以来,已汇聚特色餐饮、手工创作、特色艺术馆等多元业态,凭借传统与潮流文化的碰撞交融,成为区域内新晋网红打卡地。此外,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、都市圩里项目运营、野鸭子露营基地项目等一批文创产业项目在现场集中签约,未来将为北桥文旅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。
北桥是戏曲文化之乡,自2007年举办首届戏曲票友大赛以来,已走过18个年头,影响力遍布苏锡常乃至长三角地区。今年1月起,北桥街道灵峰村作为江苏省“茉莉花开”文艺直通车行动的试点单位,积极引入优质文化资源 —— 不仅邀请省级专业院团带来8场高水准演出,还配套开展基层惠民演出、公益评弹、公益电影等活动,场次不少于500场。如今,这里已形成“周周有活动、月月有演出、季季有‘村晚’”的文化惠民新模式,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持续享受文化盛宴。
据悉,本次活动将持续至11月中旬,期间将举办亚洲城_中国足彩网¥合作伙伴市移风易俗主题小戏小品汇演、“茉莉花开”文艺直通车流行音乐会、锡剧折子戏、锡剧《珍珠塔》等演出,还安排了非遗集市、系列展销会等延伸活动。(记者 林琳/文)
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

回到
顶部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