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民李女士在抖音上刷到一名自称“高级心理咨询师”的主播,在直播间称学习了他们的课程,可以通过在线聊天月入破万,适合在家空闲的宝妈等群体。“聊天就能赚钱?”感到好奇的李女士购课后,发现自己被骗了。
李女士告诉记者,10月9日她在抖音直播间中,听一名女性主播宣传“现在是社交4.0时代,许多上班族家的老人缺乏陪伴,因此出现了‘孤独经济’的赛道,可以通过陪他们聊天获取收入。”听到主播口中各种高级术语和宣传的“时薪300元”“月入10万”,李女士有些动心。恰逢此时有观众发弹幕询问在哪个平台可以兼职聊天,这名主播直言“购买了我们的聊天课,附送兼职平台的信息”。
于是,李女士花费588元购买了一套聊天课程,打开对方发来的视频课链接,她却傻了眼:所谓的“聊天课”,竟是教授学员下载各种相亲软件,在上面注册账号与异性聊天,通过平台返佣和对方赠礼来获益。李女士看了当即觉得有些不对劲:“我又没有相亲的意图,却在相亲软件上和异性聊天,这不是在欺骗对方吗?”
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此类以“聊天兼职”为噱头卖课,最后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在各地均有发生。在这些案件中,消费者除了有被诈骗钱财的风险之外,如果按照视频中的教程操作,成为相亲软件中的“聊手”,甚至有成为诈骗嫌疑人的风险。
律师提醒,任何需要“造假、隐瞒、欺骗”才能完成的工作,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法律风险。广大市民在寻找网络兼职时,如果遇到要求使用虚假姓名、照片、身份信息开展工作;对“赚钱原理”含糊其词,只说“按话术做就行”;宣称“无门槛、高回报”,日赚数百却无需专业技能等可疑的情形时,一定要谨慎,切不可让“轻松赚钱”的诱惑成为“违法犯罪”的开端。
(记者 徐璟杰)
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

回到
顶部
